随着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残奥会闭幕,冬奥会的“北京周期”正式开启,冰雪产业成为行业关注焦点。5月29日,第五届京交会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发展大会(“体服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全球体育产业界共同聚焦冰雪运动、智慧体育等热点,共话体育产业的发展商机。
冰雪产业登上风口
冬奥会对地方产业的正面拉动作用是明显的。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介绍说,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中,除受益最大的旅游业外,冬奥会举办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商业也受益颇多,当地公司获得超过250份采购合同,其中75%的合同流向当地企业,加拿大全国直接或间接新生公司800多家。
在索契冬奥会中,奥运商品销售额约5亿美元,55个奥运合作伙伴销售的5000种特许商品带来3000万美元的收入。其商业营销的总收入为13亿美元,为温哥华冬奥会的1.5倍,仅次于北京奥运会。
据估算,北京冬奥会带动的其他关联产业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冬奥会将引领“白色经济”登上风口。
idg中国区副总裁朱东方在会上介绍说,借力冬奥会,中国冰场、雪场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扩张期。据中国冰雪产业研究报告团队的初步统计,新的冰场正以每年至少20%的增长率扩张。
目前,我国共有室内商业滑冰场馆259座,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而根据《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将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
除此之外,滑冰场馆设施设备需求量及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大。“制冷系统市场规模将由2016年的4亿元增至2022年的9亿元。滑冰设备市场规模将由2016年的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5亿元。”朱东方说道。
滑冰设备与装备产业是滑冰产业链上游重点产业,是滑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朱东方看来,目前,装备需求以冰场租赁为主,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翻两番。未来五年,滑冰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翻番。
展商看好中国市场
相较于室外滑雪场,室内滑冰场不受季节限制,然而价格偏高是室内冰场难聚人气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大多数室内冰场经营者来说,高成本使其票价难以下降。即使不计前期投入,仅是后期运营的成本就已很大,其中电费开支是运营中最大的成本之一。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商场内的室内冰场每天的耗电量都在5000千瓦时以上,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本届体服会展览板块,来自国内外的滑冰场馆设施设备厂家展示了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作为参展商之一,北京艾尔豪斯膜式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自主研发的r134a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
该公司负责人魏一伦介绍说,与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滑冰场相比,首先,直接蒸发系统创造了冰温一致的优质冰面,可以让运动员全面发挥,创造好成绩;其次,该系统冻冰速度快,扫冰车走过10米,冰面就冻冰并达到比赛冰质;再次,标准工况条件下,该系统365天每天24小时达到国际单项比赛冰质,年耗电量低于50万千瓦时。“节能环保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他表示,“r134a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使用的r134a环保制冷剂,对臭氧层零破坏。”
产品使用更加便捷和人性化也是企业研发的方向。为解决学校和社区没有更多空余场地,以及土建施工污染空气、施工工期长等困难,艾尔豪斯还研发了装配式滑冰馆,将保温、防水、制冷管道、地板统统整合在一块长12米、宽0.8米的制冷板上,根据场地大小和使用者需求进行组合装配。
只要一块平整场地,就可以做成装配式滑冰馆,早上安装,晚上就可滑冰。“我们的第一块装配式滑冰场就是冰壶场地,这是对冰质要求最高的场地。”他说道。
美国全球冰集团则带来了第四代仿真冰材料,作为最新研发的自润滑产品,其无须任何润滑剂或保养剂,即可进行任何冰球训练、比赛、花样滑冰等。记者在现场看到,仿真冰也采取拼接式组装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场地尺寸的限制。
节能环保亦是该款产品的最大优势。据集团驻华首席代表罗秋慧介绍,以建设一个800平方米的滑冰场为例,在美国使用真冰的滑冰场每月需要约12万美元的能耗费用。如果用仿真冰替代真冰,其成本仅为真冰的1/3左右。此外,该款产品还具有安装便利、运维费用低等特点。“仿真冰自2015年才进入中国,而这一材质在美国、加拿大已经广泛采用。目前美国约17%的真冰滑冰场破产或被改成仿真冰场。2022年冬奥会后,相信仿真冰场将在中国迎来更大的市场。”罗秋慧说道。(曲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