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人批评小米“低价误国”针对上述言论,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昨天在微博里进行了驳斥。主要的理据是:1. 发达国家有costco,一家,优衣库这样以低价出名的品牌,全球受益;2. 华为更是中国企业“低价”策略的榜样。这个回应,应该说是有理有节有据的,而且此前怼华为,这个时候拉出华为,一方面华为也无话可说,纸面上看也不能说是在讽刺华为,如果华为因此而回复,反倒显得不大气,这可谓是语言游戏玩得很好,小米的宣传水平大有提高。
那么,低价有道理吗首先,每个国家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策略,比如说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品牌,建立了自己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 人工成本高等概念,那么高价深入人心,一个地区就可以形成这样的产业集群,比如意大利的服装皮鞋产业。但是从全球看,每个区域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一味往高价走不合适,比如说中国最早靠来料加工的方式,依靠人力成本低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也在随着人口红利的失去,逐渐往产业链高端发展,而小米等企业也在逐渐走高端路线,推出了小米mix品牌,华为更是mate系列的高端完全卖火了,这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过程,而定位于价格实惠的路线没有错,因为一开始没有合适的条件,不需要说低价误国,小米承担不起这个评论,国家也承担不起这个评论。
第二,小米选择低价,是依靠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产业链管理能力形成的,小米手机最初依靠低价,实现了把山寨机挤出市场,这依靠的是在初期通过社交媒体营销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同时产业链的管理能力比较强实现的,小米的员工收入初期并不高,依靠高水平管理库存能力和产品配置能力才能低价,量大才能从优,通过扩大市场,小米降低了自身产品的价格,小米手机最初也是抛弃了一些相应的能够产生品牌溢价的一些能力,主推低价手机,这个能够提升走货能力,对于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市场验证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合理的路线。小米的这一选择也并没有给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力,这高估了小米的对于一个国家产品影响的影响力。
说到小米学习的costco,确实有着学习的影子,减少sku,实现标准化:相比其他产品,小米在同类产品上的型号更好,相对更标准化。比如小米电视,只有六七个尺寸,而别的品牌大多数都是十个以上尺寸。简化设计,聚焦核心功能:小米的产品是大众产品,不是高端产品,所以注意聚焦核心功能,附加功能极少。比如扫地机器人,小米在尘盒容量、拖地模式、高度等方面均不具备优势,而仅注重提升扫地的核心性能。小米也产生了规模效应,投资更上游的供应商:小米生态链旗下共计拥有近百家公司,小米携各生态链企业向上游供应商集中订货,从而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而当前,小米也正在努力往高端化方向发展,小米发布的q3财报显示,小米正在全力推进5g手机研发,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19年第三季度研发开支人民币20亿元,同比提升32.5%。目前小米到了一个转折的关键点,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组合才能体现出产品的溢价能力,这也是小米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